為保證食品安全,切實保障就餐者人身健康,根據《食品衛生法》相關規定,本公司特制度如下食堂衛生上墻制度,望全體員工自覺遵守。
一、嚴格執行《食品衛生法》和衛生部、教育部下發的《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管理規定》。食堂工作人員應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,接受衛生監督。
二、膳食工作要堅持為師生生活服務的宗旨,以“管理育人”、“服務育人”為中心,講究職業道德。
三、食堂和各餐廳必須領取衛生許可證,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持有效的健康證上崗,且上崗前參加相關培訓,每年體撿一次。上班時間要穿工作服,戴帽,佩戴胸牌、健康證,并保持衣帽整潔。
四、設立食品衛生管理人員,衛生管理人員要定期檢查,每月不少于兩次,每季度給炊事人員上一次防疫衛生課,每學期召開1—2次衛生知識講座。
五、采購食品應向持有衛生許可證的單位、個人購買,熟食必須定點采購,食品保證無毒、無害,符合食品衛生要求。
六、食品的洗切、加工必須采勸一洗、二浸、三燙、四炒”的烹飪程序,要求徹底符合衛生要求,保證不受污染;銷售直接入口的食品,必須使用清潔工具,不準用手直接取食物;要生熟分開,實行“三刀三板”:生菜、生板;熟菜、熟板;面刀、面板;“三手”:飯前洗手,便后洗手,操作前洗手。
七、嚴格貫徹執行食品加工衛生“五四制”:1、由原料到成品實行“四不”制度,即采購員不買、驗收員不收、加工人員不用、廚師不烹飪腐爛變質食品。2、食品存放實行“四隔離”制度,即生與熟、成品與半成品、食品與雜物和藥物、食品與天然冰隔離。3、用具實行“四過關”制度,即一洗、二刷、三沖、四消毒。4、環境衛生采勸四定”辦法,即定人、定物、定時間、定質量。5、個人衛生做到“四勤”,即勤洗手剪指甲、勤洗澡理發、勤洗衣服被褥、勤換工作服。
八、生產加工用的工具、設備必須經常擦洗,保持清潔;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.容器,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;炊具、用具用后保持清潔。
九、物資進倉庫要保持清潔衛生,存放要生熟分開,食品要隔墻離地存放,散裝食品容器加蓋存放,注意保潔、保鮮。
十、食堂餐廳和攤點,要有防蠅、防塵設施和冷藏設備,室內要有紫外線消毒燈,要有防鼠板和去污桶,做好“除四害”工作。
十一、加工烹飪食品的要注意營養搭配合理、平衡,要符合學生生理發育的需求。
十二、注意內外環境衛生,做到窗明幾凈、地面清潔、餐桌擺放整齊且清潔,隨時打掃,少油膩,定期消毒,不留衛生死角。
十三、注意自身安全,不準穿拖鞋、背心、短褲;經常檢修所用的電器設備,發現問題及時報修;安全操作,嚴防熱油鍋、熱湯鍋、開水鍋燙傷,以及電器擊傷;各組下班后,關掉一切水、電源,碳火蓋好,以防漏火、漏電、漏水。
十四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,做好食堂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,進行預防食物中毒的教育,杜絕食物中毒的發生。
十五、對出現違反安全、衛生規定,造成食堂火災或食物中毒及其它各種相關突發公共事件,視情節輕重,處以罰款,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。
操作加工間衛生制度
1、操作加工間布局要合理,所用工具、容器要生熟分開,防止交叉污染。
2、保持室內環境整潔,并設置密閉垃圾,雜物隨時清理。
3、排煙、排期設施齊全有效,通風良好。
4、保持下水道暢通,地溝無積水,無污物。
5、防塵、防蠅、防鼠等設施要健全。
6、所用工具,容器要定期清洗消毒,經常保持清潔。
食品生產經營過程衛生制度與要求
1、保持室外環境整潔,采取消除蒼蠅、老鼠、蟑螂和其它有害蟲類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,與有毒、有害場所保持規定的距離。
2、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與產品品種,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,加工、包裝、貯存等廠房或場所。
3、應當有相應的消毒、更衣、個洗、采光、照明、通風、防腐、防塵、防蠅、防鼠、洗滌、污水排放、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。
4、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,使用前必須洗凈、消毒。其他用具用后必須洗凈,保持清潔。
5、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,防止生食品與熟食品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,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、不潔物。
6、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包裝容器,工具,設置和條件必須符合衛生要求,防止食品污染。
7、直接入口食品應當有小包裝或者使用消毒,清潔的包裝材料。
8、用水必須分別符合國家規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。
9、衛生許可證要掛在顯眼處,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,持有效合格的健康上崗證。
10、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經常保持個人衛生,穿戴清潔工作衣帽。
食堂工作人員崗位衛生責任制
1、服務員穿著整潔,男不留長發,女發不披肩,不戴首飾,不化妝。
2、做好臺面調料、牙簽、餐巾、茶水餐具等清潔衛生工作。
3、擦刀、叉、茶杯、酒杯的抹布應使用消毒巾。
4、端菜手指不接觸食品,分菜工具不接觸顧客的餐具,菜盤嚴禁重疊擺放。
5、取冰塊,拿饅頭等應使用夾具,遞小毛巾用夾具,用后及時收回清潔消毒。
6、水果應洗將消毒后裝盤。
7、用過的餐具及時撤回,并揩清臺面。
8、工作結束后,做好臺面調料,桌椅及地面的清掃整理工作。